第156 章 定州匪徒-《锦绣山河之妃出农门》


    第(2/3)页

    “哼,不知道他又想出什么幺蛾子了。”叶子楣不待见叶苏同,一开口就是对他的不屑。

    “子楣,怎么说话?”马氏严厉地训斥了她。

    叶子楣挨训以后,再也不开口,但嘴角分明还挂着冷笑,反正,她对叶苏同就没有半分好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我过去看看。”叶子衿淡笑站起来。

    “我和你一起过去看看。”叶苏离也站了起来。

    “等等我,我也去。”叶苏凉连忙跟上,叶子楣没有说话,不过也追上了叶子衿他们。

    兄弟四个加上不放心的叶良禄,一起来到了后面的作坊内。

    “小姐。”顾长运看到几个主子一起过来,连忙过来等候差遣。

    “这些都是叶苏同送来的?”叶子衿看着腌菜作坊的院子里,堆满的洋芋,有些诧异。

    她还以为叶苏同只是送了一两筐子的洋芋过来,没想到,那家伙居然送了这么多。

    “都是他送来,让人放下以后,直接就走了,小的想结账给他,他却说不用了。”苗中伟解释。

    “知道,如果明日他再让人送来,你只管收下。要是结账还不要的话,也不必管他们。”叶子衿淡淡地吩咐。

    “是,小姐。”苗中伟答应一声。

    “大哥、子衿,你们说,他不要银子想干什么?”叶子楣悄声问,她不敢在马氏面前抱怨,只能找叶子衿说些悄悄话了。

    “他是想进作坊。”叶苏凉嬉笑着回答,“不过,他可没有这个脑子。我猜八成是叶苏心的主意。”

    “对我们家做了那样的事情,他居然还有脸过来?这样做,是什么意思?逼着我们承认他的人情,然后让我们求着他?”叶子楣怒火直往脑门上窜。

    “知道错了,才肯上门。苏同的性子在他们兄弟三人中最倔强,如果他不是知道错了,就算苏心劝他,他也不会听。”叶良禄打算给叶苏同一次机会,“既然知道了错了,子衿,他要是求上门来,你还是给他一次机会吧。”

    “爹,娘心软就罢了,你怎么也跟着心软。”叶子楣恨铁不成钢地反对,“子衿作坊里的东西,全都是要入口的。放叶苏同这种居心叵测的小人进去,你放心,我还不放心了。再说了,你咋知道他是真心悔过?照着我说,他这样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悔改。”

    “你娘说得对,你这孩子性子太冲。被人知道了,对你的名声可不好。”叶良禄皱着眉也训斥了叶子楣。

    “爹。”叶子楣跺脚,她还不是为了自个的家。二房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她才不想被破坏掉。

    “爹,子楣地担心也不是不无道理。就算大哥他能真心悔过,但他的脑子可没有下面两个灵活。大伯父和大嫂两个又是不省心的人,只怕我们一时心软后,反而会害了我们自己。”叶苏离第一次在背后表达出对大房的不满。

    “对,爹,我也是这么想着。”叶苏凉站在自家兄弟姐妹这一边,“就怕人进来以后,那两位顺杆子爬,闹了起来。叶苏同看起来性子比较暴躁,却是个软耳根,要是被那两个挑唆在作坊里动一点儿手脚,倒霉的可就是我们二房了。”

    看到儿女几乎全都反对自己的提议,叶良禄长叹一口气,他不是圣人,他的心自然也长偏了。在他的心目中,二房的人最重要,其次是父母,其余的才轮到兄弟侄儿。

    “好了,你们既然都反对……”

    “看他的表现再说。如果他做得好,我会让他再进入地里干活,是否是真心悔过,总得用时间来证明。如果他是真的知道错了,我想,还是给他一个机会比较好。”叶子衿笑眯眯地打断了叶良禄的话。

    “这个主意好,在地里干活,没有机会接触到作坊里吃的,他就是有别的心思,也没有办法使。”叶苏离第一个赞同。

    “好,听子衿的。”叶良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几个人一起回到了家中,马氏又追问了几句。叶良禄三言两语将他们讨论的结果解释了一遍。

    “别人都进了作坊或者地里干活,说起来,我们都是一家人,如果只外了他,别人在背后还不知道胡说什么了。谣言说得对了,对子衿的名声也有一定的影响,再说了,在老宅子里生活那么多年,都是看着他们长大,看到他过的辛苦,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娘,我知道的。”叶子衿依旧笑眯眯地说。

    “对了,子衿,你说的开河挖渠,咱家要怎么做?”不知不觉中,叶良禄已经将叶子衿的主意排在了第一位。

    “照着我说,咱们已经有了山头,又开了那么多的荒地,河渠咱们该出人就出人,该出力就出力。但河道咱们就别争了。”马氏说出自己的建议。

    “我也是这样想。”叶良禄点点头,“不过,还得听子衿怎么说。”

    “我不赞成。”叶子衿第一个反对,“人力财力,我们都可以出,不过得和村民们一样。其次,该分得的河道,咱们家也不能落下。”

    “子衿。”马氏担忧地看着她,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如此反对。按理说,家里的土地,山头多,根本不在乎那么一点儿河道。

    “爹和娘说过,咱们的根在叶家村。那点儿河道,我们的确不会放在眼中,不参与分配,村民们或许当时对我们感激涕零。但如果长久以往,爹和娘都不参与村里子的分配,别人会怎么看待我们?”叶子衿又她自己的考虑,“如果有了不动产,而且还是村里分配的不动产。村民们会对我们更加认同,真的发生什么事情,他们才会真心去拥护我们。”

    听了她的解释以后,马氏和叶良禄才豁然开朗。是呀,乡下人讲究什么,讲究的是同根同源,同甘共苦。倒是他们夫妻想得太简单了,认为家里有了一点儿资产,就可以独身事外。这样做,长此以往,其实就是无形中将自己排除在外,村里人以后也会用异样的目光看他们二房。

    “子衿说得对,咱们出了力出了钱,别人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叶苏凉和叶苏离无条件支持叶子衿。

    “要是爹和娘不忍心的话,大不了到时候我们放弃承包鱼塘。”叶子衿退一步。

    “行,听你们的。”叶良禄一锤定音。

    一家人吃完饭以后,果然听到了村子里响起了敲锣的声音,这是村子里发生大事的时候,村长和族老们通知村里人开会的方式。

    “我去看看。”叶良禄站起来说。作为一家之主,他是要过去听证一下。

    “我们也去。”叶苏离和叶苏凉异口同声地说。

    “爹,你人过去可以。不过我劝你少说话,不管别人说什么,你只管推到村长和族老的头上。”叶子衿笑呵呵地建议。

    “妹妹,你不过去?”叶苏离诧异地问。

    “祠堂开会,我一个丫头片子过去凑什么热闹?”叶子衿随口来一句。

    叶良禄……

    这丫头说话越来越不靠谱了,原来遇上事情,到底是在祠堂里大闹的?那时候咋不说她自己是个丫头片子。

    不过,叶子衿不愿意过去,叶良禄也没有勉强她。

    “我也过去看看,不去,这心里就不踏实。”马氏在家里坐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忍不住要过去。

    叶子衿心大,洗漱过后直接倒床上睡下了。

    一会儿,外面就传来了喧闹声,不用说,发出声音的肯定是村里人过去开会的人。

    老爷子和陈氏作为家里的代表,背着双手也来到了祠堂内。

    岳氏本来不想过来凑热闹,不过她在家里隐隐约约听到二老提及二房和叶子衿提出啥建议的事情。

    接着,二老吃完饭就急急忙忙往祠堂方向走去了。她的好奇心顿时勾起来,等老两口出去以后,硬拉着秦氏偷偷摸摸出来了。

    秦氏倒是没有拒绝,她不但自己过来,就连叶冰清和叶禾衣也跟着过来。

    叶家村成年的男丁全都聚集到了祠堂内,而外面则站满了像岳氏这样看热闹的女人和孩子。

    “禄二叔、苏离、苏凉来了,这儿坐,给你们留了座位。”叶良禄父子三人一进祠堂,立刻就有人抢着和他们打招呼。

    “我们这边也给你们留了位置。”还有人争,很显然,随着叶家的崛起,二房在叶家村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咦,子衿没有跟着一起过来吗?”四族老看了一圈,发现只有他们父子三人过来,忍不住打听起来。

    “子衿说,祠堂里是男人们商讨大事的地方,她一个丫头片子就不来了。”叶苏凉故意将叶子衿的话重复了一边。

    此言一出,几位族老和坐在不远处的老爷子听了,脸色都显得尴尬起来。

    “胡闹,子衿能和一般丫头放在一起比吗?”大族老生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