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 增援-《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2/3)页

    这些部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

    在此之前,盟军就对法国的交通比如桥梁、铁路、公路等实施长时间、不间断的轰炸,这造成了德军部队根本无法快速机动……比如德军想要将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调到诺曼底,一般来说调动一个德国装甲师需要60辆火车,但途中卢瓦尔河上只剩下一座临时搭建的可供使用的铁路桥,而且不堪重负,每次只能通过一节车厢否则很有可能会超重垮塌,于是原本只需要一天时间的调动这时就需要一周。

    一周?!

    等第二“帝国”装甲师赶到盟军早已把诺曼底经营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堡了。

    所以由1.5万名士兵组成的装甲教导师就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他们分成五个部份分别沿着五条公路向前行进。

    但这同样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天空是盟军的,德军装甲部队刚出发盟军就从侦察机或是地面间谍得到消息,然后就派出战斗机、轰炸机对德军装甲部队一阵狂轰滥炸,就像一名德军形容的:“轰炸机一路都在空中盘旋,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次又次的俯冲下来用一枚枚炸弹将我们的坦克击毁,我们能做的,只是浪费一些机枪子弹去碰碰运气而已……但公路旁到处都是坦克的残骸已经证明这根本无济于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行军速度仅为平时的三分之一,每小时只能勉强前进10公里……要赶到诺曼底的话就得昼夜不停的连续行军20小时。

    它们的确能及时赶到,只是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没剩下多少兵当然也没剩下多少坦克了。

    在这时候速度最快的反倒是在诺曼底附近的步兵……盟军的战斗机、轰炸机一般用于轰炸装甲部队,陆军就暂时成为次要目标。

    于是德军步兵就一边行军一边唱着歌……这是德军行军的习惯,据说这能让他们振奋士气并且随时投入到战争中去。但这种做法却是更多的使他们被敌人发现,因为如果是顺风的话,即便是没有侦察能力的游击队都能在老远的地方听到他们威武雄壮的歌声。

    几小时后,德军的确是在诺曼底一带集结了一支十余万人的部队。

    但他们到达诺曼底后很快就发现自己无从下手……盟军的舰炮和榴弹炮在外围形成了一道防护圈,它们随时可以将冲上去的部队打成一堆肉块。

    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就算他们冲过了这道由炮弹形成的防护圈,很快他们就要面对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洪泛区”……这时的“洪泛区”已不仅仅是沼泽那么简单了,它已经成为了一道“护城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