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九章 条件-《极品古玩商》
第(2/3)页
方昊也笑了笑,系统商城里就有玉玺,而且价钱也不贵,最便宜的才七百多万,最多也就七十天就能具现,但他暂时没有具现的打算,玉玺并不是常物,能够有一枚就已经算是幸运,如果接二连三出现,说不得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朱之庆振振有词地说:“咱们这行讲缘分,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像十几前年那块田黄原石,哪怕被别人抢走了,最终还不是机缘巧合回到了你的手里!所以我觉得,方老师能够得到一方玉玺,说不定将来还能再得到一方。”
话是这么说,大家也知道,这只是他的奢望而已,给自己留个念想。
方昊笑着说:“如果我将来再能得到一方玉玺,肯定第一时间联系您。”
“行,那这件三足炉我便宜一些卖给你,就当是定金了。”
朱之庆看起来十分高兴,就好像玉玺即将到手一样,方昊不知道这是朱之庆对他有信心,还是纯粹的第六感,但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方昊可不想现在就占朱之庆的便宜。
“朱老,咱们还是一码归一码吧,而且您刚才不是说有要求嘛。”
唐南忠帮着方昊说:“你这样不是给人压力嘛。”
“好吧,那我收回刚才说的。”
朱之庆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是他,肯定也不能安心收下,接着说道:“这三足炉,我算一个整数吧,六百万,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价钱非常合适,方昊点了点头:“没问题,不知您有什么要求?”
朱之庆说:“你了解明代的陆治吗?”
方昊脑海中马上浮现出陆治的生平资料。
朱之庆话中的陆治为明代画家,字叔平,号包山子。他是吴门派大家文徵明的重要门生。倜傥嗜义,以孝友称。好为诗及古文辞,善行、楷,尤心通绘事。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取代了明初浙派的地位,影响巨大。吴门一脉人才辈出,文徵明门下,追随者众多,如文彭、王谷祥、陆治、陈道复、周天球等。
这些子侄弟子辈中,脱颖而出者众多。陈道复在完师宋元,近师沈、文的基础上,自出机杼,将草书笔意融入写意花卉画中,开创了大写意花卉画的新风貌。
陆治更是较为杰出的一位。他技法全面,花鸟、山水皆擅,设色妍丽,在继承沈、文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明代画坛占据一席之地。
正因为其在画坛中的地位,他的作品也是明代书画爱好者争夺的对象,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新高。方昊记得在十年前,他的一幅四平尺多的仿王蒙的山水画,成交价就在一千九百多万。
言归正传,方昊向朱之庆简单说了一些陆治绘画的风格和成就,并表示他能够鉴定陆治的作品。
朱之庆说相信方昊,或者说,季文学对方昊的态度,再加上方昊给他的感观,让他愿意相信方昊能力:“是这样……”
原来,朱之庆经人介绍,有人有一幅陆治的《仿王蒙山水图》要出售,由于是精品,而且尺幅较大,对方开价至少要千万。他对陆治的画非常欣赏,手里也有两幅花卉作品,但都是尺幅较小的作品,因此这事他肯定不容错过。
但由于作品价值较高,以他的习惯,会邀请两位专家一起去,他已经邀请了季文学,还有一位人选是京城的一位老专家。本来他已经准备跟对方联系了,没想到唐南忠联系他,说书法有问题,他就匆匆赶了过来。
现在既然得知方昊有可靠的鉴定能力,他就打算邀请方昊一起去。
方昊向朱之庆打听时间和地址,朱之庆告诉他,卖家在奉天,也要求在奉天交易,约的时间是后天早上十点,他因为晕机比较严重,打算坐明天的高铁过去。
方昊准备星期六开业,最近也都是在忙这件事情,如果没有今天交易的这十数件文玩,他说不得还要好好准备一番,现在到可以省下一些时间,去一趟奉天也来得及,只要周三当天回来就行了。
他琢磨了一下,就答应了朱之庆。
朱之庆说:“那说好了,我就定高铁票了,我打算定明天九点的那趟车,你要是觉得太早了,可以定晚点的。”
“可以,就定九点的吧。”
这边跟朱之庆谈好了,剩下就是和唐南忠的交易,两人确定没有问题后,唐南忠郑重其事地跟方昊签了一份协议,约定如果交换的古玩出了问题,可以退货。
兜兜转转,时间已经不早,唐南忠请大家留下来吃午饭。
席间,朱之庆主动提起明清书画鉴定的话题,方昊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及独道的见解,让朱之庆对他的眼力更加的放心。
两个老人到底年纪大了,都有午休的习惯,吃过午饭后又坐了一小会儿,方昊就提出了告辞,他去把车开了过来,将古玩搬进车里,随后拉到店里,放进保险柜中。
方昊把车尾队着古玩店门口,停好车,打开店门,店里和他去西京之前一个模样,尚小萱经常来打扫,因此也很干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