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国产光驱标准化技术论证会-《重生之电子风云》


    第(2/3)页

    “移动存储媒介要为应用服务。想当初CD没有诞生前,拷贝一个游戏或者媒体文件,需要几十乃至上百张磁碟,非常不方便。

    我们在坐的人都有过这种经历,一旦某一张磁碟拷坏了,还得再跑一次,耽误时间和路费,如果去外地拷贝资料,有经验的人都会拷贝两份,为的就是预防这种悲剧发生。

    标准光盘和光驱诞生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CD盘640M的标准容量能满足99%的应用需求,150Kb每秒的单倍数光驱读取速度,也足以令我们感觉畅快,但现在呢?面对屏幕上缓慢的读条,每个人都会冒出无名之火,即便不发火,也会觉得烦躁异常,所以我们换倍速光驱、四倍速光驱,将来更是要换到八倍、十六倍、三十二倍乃至五十倍以上。

    但就像磁碟渐渐满足不了日益增大的应用软件、游戏和多媒体资料一样,CD容量渐渐的也开始力不从心了,如今那些大型游戏动辄四张光盘,甚至更多,有些连续剧因为采用高清晰的文件格式,两集就要占用一整张CD,全集要十几张光盘才能收录,这样一来就催促着技术不断发展,以适应正在到来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时代。”

    这方面硬盘做的就比较好,每年我们都能看到更大容量的硬盘出现在市场上,就像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硬盘技术存储也一样在突飞猛进。

    所以未来是属于大容量的,CD光盘必将被DVD光盘全面取代。”

    胡一亭说到这里,会议厅里众位专家大多微微颔首,面露赞同之色。

    “前年乃至去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上主流光驱品牌还被日本和台湾地区品牌占据着,东芝、NEC、宏碁等品牌占领了了大多数市场份额,国内更是没有国产光驱的踪影。

    而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中国的步进电机不如日本甚至台湾?明白人都知道,中国的微型电机基础非常扎实,一个能发射太空火箭、送卫星上天的国家,在高精尖步进电机上的水平绝对不会比任何国家差。

    原因就出在芯片上,没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工控芯片,高精尖电机技术再好,也没渠道转为民用。

    所以我们重光做了先行者,第一个搞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驱工控芯片,这里我要感谢北方工业公司,北光电子的及时出现,有力整合了国内光电行业和精密电机行业的骨干力量,这才有了国产光驱的诞生。另外,武汉光电研究所的黄德修教授也为国产光头的诞生做出了极大地贡献。

    正是因为我国科技行业的这些杰出人士多年来一直默默奉献,正是因为各级国有科研院所和企业几十年如一日的投入,重光的芯片才能生逢其时,一诞生就有整个国家的科技储备和工业基础做其后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