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会将你壮丽忘掉-《诈欺猎手》


    第(3/3)页

    “一般来说,所有第一人称的文章,都会在开头的部分做一些简单地自我介绍的吧?”

    我想到自己看过的一些第一人称的小说,一般来说,在读完前面几个章节后,读者都能够简单明了地了解到文章里“我”的信息:姓甚名谁,年纪多大,职业是什么,遇到过什么事。因为故事是写给人看的,如果读者并不知道作为主角的“我”到底是什么东西的话,就无法产生代入感。

    当然,我也见识过一些作者利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模式设下的小小把戏,也许你在看了前面两章都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东西,在第三章忽然看见类似于“今天我照常出来觅食,被这个地盘的主人发现了,他举起拖鞋,愤怒地对我大喊着‘去死吧蟑螂’!”之类的句子,读者方才会幡然醒悟:哦,原来这本书的“我”是一只蟑螂啊!

    但无论如何,“我”的身份会被揭示,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我的推论,时左才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关键之处:

    “你所说的情况,和我们所看见的博客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异。那些文章、小说、故事,写下来是为了让读者看见的……而这个博客里的内容,本来就不打算与读者分享。”

    我很快便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正是因为这个博客是写给自己、或者写给何遇看的,所以作者根本不会花费心思来介绍自己,因为对作者而言,这个博客面对的“读者群体”——也就是自己,早就知道了关于第一人称里的“我”的所有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作者可以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来记叙所有的事情,而不需要交代“我”是谁。

    “换句话来说。”时左才呼了口气,说出一个让我有些震惊的结论:

    “这个博客记叙者的真实身份是谁,是很难直接确认的。”

    我瞪大了眼睛:

    “可是,你不是说了,何遇不可能是多重人格障碍了吗?如果他没有精分的话,这个博客就只有可能是郝淑卿写的了吧?”

    “我只说了他不是多重人格障碍,并没有说这篇博客并不是他写的。”

    时左才淡漠地说:

    “你有没有考虑过,日志的记叙者中途换人的可能性?”

    我沉默了一阵,问:

    “这个推论,有什么证据吗?”

    “或许……是有的。”

    这一次时左才翻找日志的速度很快。他直接翻到一年半前,点开了第一篇没有标题、只有日期的博客。

    【7/6】

    【我和何先生分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