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回京-《毒妇重生向善记》


    第(3/3)页

    马车一路颠簸,并未进入京城,而是在离京郊二十里地外的庄子停了下来,花吟还有些恍惚,不过来的途中她摇摆不定的心已然做了决断,事已至此,她不会再躲。

    入夜,高将军亲自见了她,二人密谈了大概有半个多时辰,高将军才从议事厅出来,出的门外,曹文忍不住问,“将军,她怎么说?”

    高将军说:“答应了”顿了顿,“只是……”

    曹文心头一跳,“只是什么?”

    高将军浓黑的眉毛拧成一团,“我是希望她做内应,但看她的意思是想直接杀了南宫瑾。”

    曹文也是一惊,“她?!”

    不是曹文看不起花吟,而是自南宫瑾掌权以来,有多少人想杀他,就枉死了多少人,且不说他身边的护卫功夫如何了得,旁人想近他的身都难如登青天,就是他本人也是剑术高手,她区区一个弱女子想杀了他?痴人说梦呢。

    高将军的忧虑何尝不与他一致呢,他从傅新那儿听说花吟就是花三郎,又将南宫一直在暗地里找人这事联系到一起,略一思衬,心里就有底了,若说一个男人如此迫切又隐秘的找寻一个女人,除非有情,否则他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任他本事再大,不过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最是容易被情爱迷了眼。

    高将军看清这一切,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花吟这颗棋子说什么他都要用上了。

    只是他只想勾起花吟对南宫的仇恨,为他所用,却不想药下的太重了,激得她仇恨太浓,如今他靠近她,都能觉察到她幽怨的恨意,南宫瑾那般谨慎的人又岂会着了她的道。

    高将军越想越忧愁,对曹文说:“你平常不是最会能言善辩么?无事的时候多劝劝她,敲打敲打,咱们这局棋既然已经开局了,步步惊险,万不可有半分闪失。”

    **

    王泰鸿潜入京城,入了相府时,南宫瑾叫了戏班子正在看戏。

    鼓乐笙箫,戏台子上唱的热闹,观众却只有他一人。

    唱戏的也是京城内的名角了,按理不该有半分差错才是,偏偏这出戏演的磕磕绊绊,频频出错,南宫瑾稍稍换了个姿势,台上的戏子也会跟着做出惊惧的反应。

    王泰鸿过来时,瞧了一会,心情有些复杂,因着这出戏,南宫瑾查封了多少戏院,杀了多少人,留在百姓心中的恐慌尚未散去,如今他自己却独自在家看这出戏了,真不知他到底作何感想。

    南宫瑾瞄到王泰鸿,眸底闪过一丝不悦,却又指了指边儿上的座位让他坐下。

    他素来公私分明,王泰鸿一直替他管着金国的事,不曾有半分差错,就凭这份能耐,他也不能轻易发落了他。

    “陛下,”王泰鸿压低声音。

    南宫瑾听见了,看了看戏台子,恰一个角儿一个不慎摔了一觉,正吓的神魂不定,南宫瑾一挥手,“下去领赏吧。”

    戏班子一脸懵逼,也没心思去揣测这位丞相喜怒无常的性子了,谢了赏就逃也似的离开了。

    空旷的庭院内只剩他二人,王泰鸿不忘讽刺道:“陛下,这可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南宫瑾睨他一眼,神情阴冷,“有事说事。”

    王泰鸿一撩衣摆,跪在他身前,“臣恭请陛下早日回朝主持大局,陛下若是再不回去,臣只怕也瞒不下去了。”

    南宫瑾敲了敲手中的折扇,“什么时候回去我心里清楚。”

    王泰鸿又说:“陛下,恕为臣多言,您如今在周国四面树敌,若是再待下去,只会让自己身临陷境。金国尚且局势不稳,您不在金国的事一旦传扬出去,只怕周国的人定会拿住你,要挟金国。到时候,不仅拓跋太后有危险,就是一直在陈国避难的耶律丰达恐怕也会纠结势力回朝,到时候,您步步为营这么多年,恐怕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南宫瑾提在手中的折扇悬在半空,半晌没有拍下去,良久,“十日后,你派人在索尔道迎我归朝。”

    **

    凤君默与高秀丽在金周边境举行婚礼的消息传到南宫瑾这里时,南宫瑾挑了半边眉毛,笑了,搁了笔就要换官服,入朝面圣。

    探子又急急回禀道:“主子要找的人也有消息了。”

    南宫瑾猛的一怔,“她人在哪里?”

    探子于是又将在结缘庙四周查到的消息一一回禀了。

    南宫瑾听完,素来面无表情的脸阴云密布,半晌,说:“凤君默与高家那事暂时不要走漏风声。”言毕挥了挥手,绕着书房转了几圈后,终究做不了静观其变,急命几个武功高强的暗卫,夜探将军府。

    一夜无眠,回来的暗卫,有俩个还受了伤,打草惊蛇,却一无所获。

    次日朝堂之上,南宫瑾与高将军眼神多有交流,彼此心中有数。

    下了朝来,素来私下并无交流的二人竟走到了一起。

    南宫瑾先给了当头棒喝,道:“听闻高将军前几日嫁了女儿,如此大事,怎不叫本相去讨一杯喜酒喝。”

    果不出所料,高戈当即就变了脸色,不过他反应很快,笑言,“相爷这是听了哪个乱嚼舌根子的胡言乱语,若是叫旁人听到了,可要坏了小女的名声了。”

    “是流言蜚语还是确有其事,不若本相这就随了将军一同回府,当着小姐的面解释清楚便罢,若不然本相恐怕要面请皇上决断此事了。”

    “丞相,”高将军的声音不免高了几分,他是万万没料到此事居然这么快就传到了南宫瑾的耳朵里,“老夫前些日子偶遇丞相一故人,奈何那人也不知因何缘故颇有些脾气,老夫一直苦劝良久,本想待她心平气和些了,再领来与丞相一见,现下,丞相对老夫有些误会,老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得去求那位贵人,替在下向丞相解释一二,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