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将军微服-《冰火十重天》
第(2/3)页
1881年(光绪七年)4月,朝廷在珲春设副都统,依克唐阿首任珲春副都统。接任后,他率马步各营和招募的猎户,修城池、设卡伦、筑炮台,择险拒守;率部修筑珲春至吉林和宁古塔两条大路,派员常年维修;招民垦荒3万垧,解决戍边军粮。使荒远的边疆小镇成为经济繁荣,兵强将勇的边陲要塞。
1885年(光绪十一年),依克唐阿会同钦差勘界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勘定中俄边界。争回土字界牌和黑顶子地方,并重申中国的图们江航行权,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和6个勘界议定书,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主权。吴大澄敬佩依克唐阿的智勇,乘兴于黑顶子花岗岩上奋笔书成“龙虎”二字,刻石以示纪念。后人称为“龙虎石碑”。
今年,1890年初,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深感黑龙江孤悬绝域,逼近强邻,“防边一节,尤当安不忘危,严加戒备”,因而上奏“拟将原有精锐营之练兵,汰弱留强,增选精壮兵丹”,组建防军,该防军系仿照吉林边防营制,所以定名为“镇边军”。
但是,此刻,依克唐阿一脸问好?!海兰泡招兵,为何如此复杂?!严格的过分!
体检、问卷、看相、测试等等好几个项目,愣是把依克唐阿觉得合格兵源,筛选下去了九成,人口不少的瑷珲城,这两日竟然才选了几十人!
“老爷,您要的烧饼,热乎着。”一个伙计打扮的青年,伸手利落矫健的插入人群,挤到了依克唐阿的身边,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
依克唐阿拿过来,打开纸包,里面是热气还在升腾的芝麻烧饼,依克唐阿张嘴咬了一大口,香喷喷的吃了起来。
“大人,不,老爷,您只吃烧饼可不行,夫人要是知道的可会骂我们?!”身边的侍卫看不过去了,这两天大人都是这么对付,太不符合一个大将军的身份了。
“是不能这么对付了。”依克唐阿迅速的吃光了烧饼,连纸上的碎芝麻都舔光了,看着前方不知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我们去海兰泡!”
伙计、路人打扮的侍卫们,一下子愣住了,海兰泡,过去是俄国人的地盘儿,依克唐阿大人过去为了我大清子民的利益勇闯敌营,不知冒了多大的险。
现在,海兰泡被那位据说更加可怕的我大清义民收了回来,可是对方似乎没向将军大人报捷,更没有献城的打算,对方怎么想的,可是谁也不清楚,大人去了,会不会有危险?!
“那位,据说神农后裔的人,非常的可怕,一拳打出,冰封几十人!”一个侍卫劝说道。
“是呀,大人,我看,还是等朝廷的消息再说。”另一个侍卫说出了更稳妥的办法,反正几天前,大人已经六百里加急送出周折了。
“不用担心,那位神,神大人。”依克唐阿并没有觉得对方被称为某大人很狂妄,反倒觉得合情合理,这个世界,一向以拳头争胜败,“他应该是一个明理的人。”这是依克唐阿发出周折前的调查信息得来。
“现在那位神大人,据说已经离开海兰泡,巡视各地了,这时去正好看看海兰泡到底有什么改变!”依克唐阿脸带微笑,目光炯炯的说道。
大将军下定了决心,手下侍卫们也不能说什么,不久后,依克唐阿等从围观群众中走出的十几个人,汇合了另一条街道某商铺驻扎的十几人,暗藏盔甲刀剑,骑着马,直奔码头。
船只在海兰泡码头一靠岸,就有海兰泡码头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过来,登记来客的身份、到海兰泡的目的、停留时限等等问题。
之后,工作人员给点头微笑的胖商人一份文书,上面清晰的写明了来船之商人队伍的详细情况,每个人都做了登记。
胖商人摸出一块银卢布来,但是想不到那个码头管理处工作人员脸色一板,严词拒绝,只是对方的目光怎么有些肉痛的色彩。
稍后,胖商人让伙计把货物抬出来,又一番统计忙碌,交了款纳了税,商队一行人终于进入了海兰泡城,一个商人货栈内。
依克唐阿,就在队伍中,他在俄国人那时候,就在海兰泡派了商人卧底提供消息,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正规,以及廉洁,办事员竟然不收钱,依克唐阿都觉得不可思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