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袁之行-《汉末文丑》


    第(2/3)页

    袁绍做出了决定。说道:“我即表周昂为颍川太守,表淳于琼为常山中尉。”

    ……

    鲁阳,袁术军中。

    闻报文丑、孙坚大败董卓,已光复洛阳,袁术大惊,下意识得从席上站起,追问道:“果真已败董贼,克复洛阳?”

    来报信的人答道:“是。”

    袁术良久无言,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落座。打发了这报信之人出去,问席上诸人道:“不意文、孙二子竟这般侥幸,居然能击败董贼,光复洛阳。”

    席上众人也各惊诧。

    一人离席起身。说道:“文、孙既败董卓、克复洛阳,值此之时,将军不可犹豫,当立即亲提兵马,急至洛阳,与文、孙合兵。共追董卓。”

    又一人起身说道:“此言谬矣!”

    袁术看去,见反对袁术提兵去洛的乃是他帐下的长史杨弘。

    袁术是货真价实的后将军,后将军是重号将军之一,可以开府,长史是将军府中的一个重要吏职,相当於后世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袁术问道:“德业,卿何意也?”

    德业,是杨弘的字。

    杨弘说道:“今刘表在荆,居宜城,招揽英豪,意在明公,蒯良、蒯越、蔡瑁诸辈皆投从之,在这个时候,明公如提兵出州,则董卓能否为明公得获吾不知也,南阳、荆州将不复为明公所有,吾却知也!”

    刘表在宜城,招揽荆州英豪,聚兵收粮,所为者只有一事:那就是想要把袁术赶走。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袁术如果主动带兵离境,可以想见,不但荆州他不可能再得到了,并且甚而连南阳他也不能再保有了,而如无了南阳,袁术也就成了无根之萍,将难以再成就大事了。

    杨弘这番话说到了袁术的心里,袁术说道:“诚如卿言,刘景升意图叵测,我确是不可稍离鲁阳,可文、孙二子已复洛阳,我若是不与理会,万一他俩再克复长安,迎回天子?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