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暹罗不是一个性格强烈的民族,无法像日本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采取小步慢跑的方式,改革进行的很慢,国力提升有限。这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对抗殖民者的入侵,先后跟英法等国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这次明军进行的外交活动中,也没有少了联系暹罗,最开始主要是希望暹罗能在政治上声,谴责法国。但暹罗认为自己个法国势力近在咫尺,保持了沉默。这次明军决定南下,需要一个南方的补给基地,再次找到了暹罗,希望暹罗提供支持。 为此明军许诺,一旦明军将法国从越南驱逐出去,将允许暹罗占有柬埔寨。 并且允许暹罗在明军和法军决出胜负之前,不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军事行动,只需要提供一些非军事的帮助即可。 在厚利的吸引下,在危机的压力下,暹罗觉得结好大明,对抗甚至驱逐法国势力,这对暹罗是有利的。 同时他们还征求了英国人的意见,现英国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却强调他们不会干涉越南和大明的正常外交活动,暹罗判断,英国在这次战争中,是支持大明的。他们对大明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更有信心了。 于是他们接受了大明的要求,向大明开放了曼谷,允许大明军舰和商船在这里进行补给,并且暹罗还愿意提供粮草帮助。 就这样,大明南下分舰队找到了一个位置合适的基地,至此大明主力舰队分为三只。 第一支,以一等铁甲舰为核心的舰队,以海防为基地,定期出海向南巡视到岘港;第二支,则以顺化为基地,南下直到西贡一带巡航,伺机打击越南运输船队;第三支,直接南下南洋,作为阻击法军运兵船的拦截舰队。 大明海军的分兵,给了法军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将明军舰队分批吃掉。但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威胁,因为随时面临大明主力舰队南下岘港的威胁,法军主力舰队只能继续留在岘港防守。还担心大明巡洋舰队对运输补给的安全,他们还必须分兵给运输船队护航。 结果是大明放弃了集中舰队决战的战术后,法军也放弃了集中军舰进行决战的计划,双方竟然都分兵了。 明军分为三支,法军也分成了三支,主力还是驻扎岘港,主力舰队在这里,大明海军就不能放心大胆的南下,但在西贡保持了一支快巡洋舰队,主要目的是护航,至于第三支,也是去南洋追击大明分舰队去了。 显然法军打算利用自己的海军优势,分兵聚歼大明南下舰队,大明一直等待法军分兵,没想到最后反而是先给了法国人机会。 此时法军留在岘港舰队是二十艘主力铁甲舰,西贡舰队是十艘装甲巡洋舰,而南下的舰队也是二十艘军舰,十艘主力铁甲舰,十艘快巡洋舰,用这种搭配目的很明确,靠巡洋舰的高度搜寻明舰,给主力舰制造机会。 法国人对铁路的破坏没有构成障碍,大明的技术人员已经培养了出来,而越南的民夫也不懒惰,法国人炸毁的铁路桥,明军工程师用木桥暂时替代,美国太平铁路上的大桥,很多也都是木桥,木材的承载力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的多,完全可以支撑临时通车。法国人拆除的铁轨并不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把一寸一寸的铁轨都扒了。或许也没有这个意愿,也许法国殖民地总督还抱着援兵一到,反攻的美梦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