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节 舆论战起效-《大国崛起1857》


    第(2/3)页

    开始拦截每一艘驶出香港的商船,要求进行检查,一旦在船舱中现有苦力,立马就对该船进行扣押。罗便臣此时骑虎难下,但他又不能认输,面子上下不来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抵受不住强大的利益集团的压力,他知道一个处理不当,他的政治生涯就要结束了。更重要的是,这还事关大英帝国的尊严,所以他针锋相对的派出香港舰队给商船护航。

    一时间因为苦力贸易引起的纠纷,不但很快就影响到了英国鴉片的出口,而且很快就上升到了军事冲突的边缘。

    报纸上纷纷报道相关事件,很多人担忧会再次爆战争,毕竟这几年中国的战争太频繁了,不利的消息让交易所一时之间沸汤了起来,不是买卖多了,而是恐慌之下,很多人开始抛售跟大明有关的票据,不管是为数不多的股票,还是大明的国债,价格都开始下跌。

    驻广州的英国公使是威妥玛,他的态度要比港督罗便臣要柔和的多,他更希望和平,于是多次跟洋务司交涉,但可惜的是洋务司倒是耐心的接待他,可对他要面见皇帝的要求,一概拒绝,连尚书令陈芝廷他都见不到。

    显然大明政府在用一种不太积极地态度应付他,应付他的目的要么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要么就是故意拖延时间。

    此时英国人不知道的是一个专门的特别团队,已经出前往伦敦,他们背负的特别使命非常简单,就是要在英国的报纸上表一些报道,必要的时候,他们会用钱收买,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英国制造一股英国商人在中国长期从事不名誉贸易的舆论,给英国政府施加压力,让他们在保护这些商人利益的时候,不得不有所顾忌。

    软文早就写好了,一些内容是赫德亲自操刀,一些则是请一些其他洋人操刀,用洋人的视角来批判鴉片贸易和苦力贸易,鴉片贸易不用说了,英国国内就有很强的反鴉片贸易的声音,鴉片贸易早就被精英阶层所鄙弃,但是在赫德的笔下,他将苦力贸易直接跟奴隶贸易进行对比,认为两种贸易在性质上是一样的,而英国正是推动世界废除奴隶贸易最大的一股势力,美国内战期间,林肯一宣布解放奴隶宣言,立刻就得到了英国舆论界的支持,让英国政府支持南方的态度,立马不敢再提。

    当特别团队在三个月后悄然登6伦敦的时候,英明关系已经相当紧张,英国政府也已经收到了香港总督和大明公使的报告,了解到了大明出现的状况,他们判断局势非常紧张,内阁已经召开了好几次会议,甚至正式讨论过战争的可能。

    而在香港,局势持续的紧张,明英舰队已经多次对峙,几次险些擦枪走火,最后大明海军保持了克制,没有强行搜查英国海军护航的商船,但是对这些商船进行跟踪,迫使英国舰队必须一直护航到新加坡为止,这大大增加了香港英国舰队的财政支出,更是让财政捉襟见肘的香港政府财政困难,要知道这段时间爆跌的可不止有大明债券,香港政府行的债券,也是不断爆跌,这严重影响了香港政府的融资能力。

    这种局面,对英国政府来说,经营香港越变成了一种没有利益的行为。

    就在这时,英国一些报纸开始密集的报道关于苦力贸易和鴉片贸易的消息,他们按照赫德的调门进行报道,而且很多英国记者还进行了自己的加工,将其绘声绘色的进行描述,仿佛自己亲眼所见一般,将中国的苦力在运输途中遇到的苦难,以及在殖民地的矿井和庄园中遭受的待遇进行了夸张地描述,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苦力比过去的黑人奴隶遇到了更非人的对待,这不是一个文明世界的人该做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