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郑致远跟宋小海去过宋大奎家,周昌菊对他也就熟识了起来,而且看得出他对小海不错,所以一直心存感激。想着感谢李翰林的时候,也不能少了郑致远。 宋大奎腿脚不方便,并没有来,一切都得靠她。 这个坚强的妇女吃了好几年的苦,现在宋小海终于恢复了正常,甚至比害病前更好,这让她心里的负担全部放下了,整个人精神都饱满了许多。 “婶子,不碍事,不碍事!”郑致远连连摆手,安慰周昌菊说道:“小海哥能恢复是好事,我哪能因为这种好事生气啊。” “听见没有,人家郑老板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还不赶紧道个歉。”见郑致远没有生气的意思,周昌菊松了口气,不过还是不忘责备宋小海。 宋小海脑袋恢复了,但是这几年的记忆依然在,知道他娘的不容易,也更加孝顺,被他娘一说,很听话地回应说:“娘,我晓得了。” 说着,也朝郑致远笑道:“刚才不好意思啊,一时没忍住,失礼了一些。” 郑致远对他如何,宋小海很清楚,所以除了对李翰林充满感激,对郑致远得感激也不少。 不过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刚才对郑致远的态度,也是下意识地表现出来的。估计是受李翰林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学坏了。 恩,一定是这样的! 宋小海在心中这样感叹了起来,接着又觉得不妥。毕竟李翰林治好了他的脑袋,是他的恩人。他把自己的错推到恩人头上,实在是不应该。 郑致远没有责怪宋小海,反而笑了起来,嘴上说着“你他娘的真是个白眼狼”,却也伸手从拉开皮包拉链,从里面掏出一叠毛爷爷,“喏,这是之前跟李翰林这货谈好的工钱。” 说着便把钱递给宋小海。 李翰林当初从周昌菊手上把宋小海带走的时候就跟二老说过,给宋小海四十块一天的补贴,自然也跟郑致远提过。 发钱的时候,宋小海没来,这钱便被郑致远放在了自己的皮包里。 因为宋小海情况特殊,算下来要比其他人多三分之一,也就是八千块,其他人或多或少知道他的补贴,却没说什么。 厚厚的一沓钱,摆在眼前,宋小海心情十分复杂。以前脑子不好,不懂,可现在好了,对李翰林也好,郑致远也罢,多出了许多的感恩。 第(2/3)页